语录网

2023年经典读书的名言集锦96条

林语嫣2023-02-02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作者:程端礼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要你们做有知识、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国民,不要你们做书呆子。——陶行知今天林语嫣要和大家分享的名言,经典名言:读书名言大全100条,欢迎阅读~

读书名言大全100条

1、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2、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

3、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大体有四种情况:一是为读书而读书,没有明显的目的;二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三是为了古人所说的"修身养性";四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欲速是念书第一大病,时光只在绵密不中断,不在速也。[清]陆陇其

5、读万卷书,学习百家讲坛。行万里路。——刘彝

6、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要你们做有知识、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国民,不要你们做书呆子。——陶行知

7、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礼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一《弟子规》

8、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培根

9、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

10、历来枉费推移力,这天中流自在行。

1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作者:程端礼

12、教义通过读书可以习得,而更上层的必要的教养,即世界知识则只有通过读书的人们,进而学习所有种类的印刷本的人们才能习得。——柴斯特菲尔德

13、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

14、书不千轴,不可以语化,文不百代,不可以知变。注:书不千轴,读书不到一千卷。语,谈。化,融会贯通。变,流源变书。——皇甫浞

15、我扑在书籍上,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16、因为读书,生命才春意盎然。

17、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人生礼赞》

18、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吃一堑,长一智。

19、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20、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作者:曾国藩出处:曾国藩家书

2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22、为学读书,须是耐烦。作者:朱熹

23、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欧陽修

2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25、不颠末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26、学如大海须探索,艺似高山要攀登。

27、读书可以充实人生。读书的人,见识不会囿于自身的经历,通过一本本书,他们可以超越时空,心骛八极,探索未知。博览群书而知识面广,不断学习而文化底蕴深厚,不断反思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断实践而创造辉煌。

28、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本身需要的对象。——[挪]易卜生

29、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30、读书如果不和实际相结合,所学的知识不过是天空的浮云,毫无用处。

31、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凯勒

32、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张载

33、用功进修不只有益于我的心灵,并且有益于我的身体。因为这样专心念书的自己对我就是一件乐事,我不再思量我的那些疾病,疾苦也因此减轻了。——卢梭

34、空空的口袋并不阻止你做任何事,只有空空的脑袋才会使你一事无成。——诺曼·文森特·皮尔

35、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

36、"读书人"应该读三类书,首先是"有关自己专业的书",因为它们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第二类书是"与专业有关的其他门类的书",这类书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修养,提高理解、判断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第三类书籍则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以及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文化。——吕叔湘

37、功夫给人履历,念书给人常识。

38、书虽小,但如同闪烁的宝石,在微小的颗粒中蕴藏着巨大的价值。——莫尔

39、读好书就是登上人生路上的第一步。

40、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作者:庄周

41、学问二者,须要折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尽露。——郑燮

42、播种书,采重长,成非凡。

43、读书要做到"博、精、新"三个字。"博"是博览勤闻,这样可以"多闻阙疑",要反对"孤陋寡闻"。过去说"闭门自精",是不确切的。无选择,无目的的泛览,是不易于精的。精是精密,精通连贯,详明严密,反对"浅尝辄止",也反对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读书的目的在于用,这就要求新方法,新研究,新努力,新结论,新见解的五新,反对故步自封,人云亦云。——郑天挺

44、读书创造精神财富,精神变物质;实践创造物质财富,物质变精神。

45、一本书就是一面镜子:如果一头毛驴向镜子里盯着看,你就别指望从镜子里向外看的会是个圣徒。——利希滕贝格

46、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百之人,功必倍之。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视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黄庭坚

47、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

48、学或大学里的课本上学习的文章,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这是用一篇篇美文把他们引进门。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家的作品,还要到大图书馆去进一步二找作品读。爱好文学的孩子,则更要经常找一些书本读,对不同的孩子,要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冰·心

49、要知天下事,须读昔人书。

50、学习是劳动,是充斥思维的劳动。

51、念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

5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53、尽管少读那么多书,但省下来的时间又在哪里呢?——[奥]卡尔克劳斯

54、读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书中重新发现生活,更准确地理解生活的艺术。——[法]英洛亚

55、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缓歌行》

56、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57、书读百遍有新得,字练百遍有新功。

58、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59、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日"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蟑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袁枚

60、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

61、多读书精神文明,多实践物质文明。

62、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63、人死后留下一部好书要比宫殿或陵园圣堂更有价值。——希腊

64、读书,无疑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知识,就是实现理想的希望;希望将伴随你走上幸福的天堂。——穆尼尔·纳素夫

65、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

66、从前书塾里读书,既要知新,又要温故。在学习过程中,匀出一段时间来温习以前读过的,这是个很好的方法。现在教学国文,应该采取它。在精读几篇文章之后,且不要上新的;把以前读过的温理一下,回味那已有的了解与体会,更寻求那新生的了解与体会,效益决不会比上一篇来得少。——叶圣陶

67、把任何的书,从语言文字上着眼去学习研究,这种阅读可以说是属于国语科的工作。阅读通常可分为两种,一是略读,一是精读。略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在收得内容;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我以为要研究语言文字的法则,该注重于精读。分量不必多,要精细地读,好比临帖,我们临某种帖,目的在于笔意相合,写字得它的神气,并不在乎抄录它的文字。假如这部帖里有一千个字,我们与其每日瞎抄一遍,全体写一千个字,倒不如拣选十个或二十个有变化的有趣味的字,每个字好好地临几遍,来得有效。——夏丐尊

6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作者:朱熹:出处:《训学斋规》

69、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王晫

70、人生的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间接的经验主要从书本中得来。我们不可能每事亲为,所以要重视从书中得到的经验。

71、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天生的笨拙,而是习惯的懒惰。——杨静

72、学习是领悟别人,创新是做出自我。

73、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亚里斯提卜

7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75、有的人认为读书是为以后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有的人则认为读书是为了谋求一官半职;有的人则认为读书是为了更好的报效国家;有的人则认为读书是为了人类的将来的美好生活。

7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鲁索

7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作者:吕不韦

78、运用一分知识,需要十分积累。

79、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80、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81、读书改变生活。——许杨欢

82、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83、有的书给了我许多启发,有的书令我失望,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书面前,我还是感觉有收获。——严文井

84、读史须一气看过,则前后连贯,易于记忆。——陆世仪

85、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

86、中国书和西洋书,在内容和形式上虽有很大差别,但中西爱书家的趣味趋向,他们的搜集范围,有些地方都不谋而合,殊途同归……中国藏书家对于一本纸墨精良,字大如钱的宋椠精本摩挲不忍释手的醉心神往情形,恰如西洋藏书家对哥顿堡的四十二行本《圣经》,反复数着行数,用鼻嗅着羊皮纸的古香气一再点头赞叹的情形一般。文化本是没国界的,中西爱书家的趣味相同正不是偶然的事。——叶灵凤

8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处:三国志

88、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89、耐心是学习的好帮手。

9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履园丛话·读万卷书》

91、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作者:徐特立

9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朱熹

93、读书一定要动手,书读得越慢心灵才会越来越丰富。

94、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95、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作者:伏尔泰

96、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陆游

关于读书名言大全100条就介绍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林语嫣。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