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

四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伊人飘雪2022-08-16

引导学生辨认挂图。应用规律,拓展延伸今天伊人飘雪要和大家分享的:四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四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让学生猜一猜:教师依次出示面有茶壶的平面图:茶壶的俯视图——茶壶的侧面图——茶壶的正面图。证明:平时照相为什么一般选择正面或侧面照。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3、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师:。

5、看一看、画一画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相同正方体的拼图。

6、应用规律,拓展延伸

7、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8、从上面观察

9、课堂小结:

10、后面观察物体之外,还可以从什么位置观察呢

11、引导学生辨认挂图。

1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想听吗?

13、上面和下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也分别相同,这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14、情绪不稳定:二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15、后面、左面、右面。老师观察到同学们指的非常正确,那么你的前面又称为“正面”,左面和右面又称为“侧面”。板书:“正面后面侧面”

16、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7、总结评价

18、让学生看一看:教师出示画有房子和标有A、B、c三个侦察远位置的挂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A、B、c三个侦察员,从三个方位来观察敌人的营房,请你标出A、B两个侦察员看到的情形。

19、仔细观察,探究规律

20、想想做做p做一做

21、教师小结:刚才两个看起来一样的盒子换个角度观察结果却不一样;而看起来不一样的两个盒子换个角度观察结果却是一眼的。看起来我们仅仅从表面现象来判断物体的结构形态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

22、观察实物,教授新知。

23、说一说。

24、上面和左面观察这个物体,你可能会看到怎样的形状呢?

25、教学重点

26、从两侧观察

27、学生能够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8、猜一猜:课件演示物体,学生说说是什么物体,从什么位置观察的。

29、小明和小红他们也在观察物体,他们在看什么呢?

30、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31、全课总结

32、个性差别大:二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33、师:刚才,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了观察,我国北宋诗人苏轼在初游庐山时,就对庐山进行观察,并写了一首优美的诗,你们想听听这首诗吗?老师就把这首诗送给同学们。

34、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35、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36、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观察方法辨认物体;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过程。

37、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38、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39、实物观察

40、合作、探究学习

41、体验在同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42、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3、用小组准备好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观察,然后交流、汇报,你观察到什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44、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45、教师拿出写了文明词语的正方体。

46、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47、小组观察活动

48、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49、难点:

50、知识:使学生掌握有关物体的知识和观察物体的知识。

51、谈收获,总结

52、教学过程

53、侧面观察,你们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

54、打开书p,看看书上例的同学是怎样观察的,谁来说一说图中的同学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55、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56、观察生活,解决问题

57、上面图)

58、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能够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59、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课时。

60、教学目标

61、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能够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

62、猜一猜。张学校的综合楼的照片,你知道老师是在哪里拍摄的吗?

63、观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64、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初步学会通过提问搭出和别人同样的立体。

65、教学重点: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66、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能正确辨认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67、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68、布置作业。

69、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70、实物探究,从四个方位观察小狗

71、组织活动,内化新知。

72、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73、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74、教师提游戏要求:如果我想请你们给“大力士”照张正面相,你们应该站在哪个角度照?B、请学生示范:如果我想请你们给“大力士”照张侧面相,应该站在哪个角度照?c、共同做游戏:学生站在“大力士”的左侧或右侧给他照相。

75、讨论,得出了这样有价值的结论,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76、从正面观察

77、复习旧知,创设学习新知的条件

78、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79、认一认,正面、侧面、和上面

80、组织完成页第题

81、观察小组中带来的玩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然后交换位置观察。

82、理解物体、感受物体,这样对物体的认识才会更加全面。

83、观察汽车模型,并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看到什么部位,是什么样的。

84、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85、课堂总结

86、猜一猜。

87、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88、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89、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90、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9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92、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93、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94、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会进行分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95、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96、体验式活动:走进生活观察物体,并画出你观察的物体的三面图形。

97、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98、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物体的能力。

99、观察一个正方体

100、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简单立体图形,这样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又显得自然、朴实、富有思考性。]

101、指导学生调整观察角度,尽可能垂直于被观察的那个面的视角出发来观察正方体;、学生的回答可能会不完整,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完整的回答:我从()方向看到()个()形。

102、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不同,并能正确辨认。

103、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104、教学难点

105、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106、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7、后、左、右观察茶壶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108、题。

109、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110、揭示课题,层层推进

111、激发兴趣,顺势导入新知的学习

11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113、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114、学生独立完成页第题。

115、拓展延伸。

116、想一想,填一填。

117、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③还可以让学生从右侧面和背面观察这个物体,描述所看到的形状。或提供一些其他的简单立体图形,如正方体、球、圆柱等,让学生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118、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119、出示教具:教师拿出若干个盒子,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

120、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正方形纸片。

121、巩固新知。

122、动手拼组,大胆想象

123、猜一猜:你能知道他是谁吗?

124、想想做做练习十五第题。

125、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物体的能力;

126、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127、思考性的教学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并利用摄像机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使课堂变得新颖、有趣、更有实效!

128、请你欣赏:

129、侧面、和上面。

130、提出质疑:为什么他们向我们介绍得不一样呢?谁说的正确的?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观察吗?

131、后面、左面、右面看,分

132、侧面、后面来观察,也可以从它的上面进行观察,有时还可以从它的下面进行观察等等,观察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133、目标明确、层次分明。从教学一开始,我就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观察一个正方体入手,再到观察由两个、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简单立体图形,最后到观察由两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这样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34、观察物体二

135、猜猜游戏

136、连一连。

137、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

138、汽车模型、课件。

139、想一想。淘气和笑笑又在观察茶壶了。请你仔细观察,他们看到的茶壶会是怎样的?

140、难点:

141、搭一搭,填一填。

142、构建新知。

143、游戏引入

144、活动交流

145、师: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文具盒等等,你们观察过这些物品吗?

146、本位观察。

147、组织练习

148、两次都是长方形。

149、小黑板、幻灯。

150、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51、个、个…

15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153、侧面、上面。

154、拓展性学习包

155、师生活动师范。

156、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157、侧面、上面观察,让学生们比一比在同一个方位看到的形状是不是一样的。

158、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新知

159、后面、左面、右面呢?我们来换个位置观察。

160、展示评价学生的作品。

161、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62、全面观察

163、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64、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65、全课小结,拓展思维

166、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167、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有两位小朋友也在观察汽车,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他们看到的分别是汽车的什么部位,是第几幅图呢?

168、自控力不强:从二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169、师:刚才同学们看了老师拍的一些照片,你们想不想自己拍几张照片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照相机,想让同学们当小摄影师帮老师也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你们愿意吗?

170、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171、基础性学习包

172、重点:根据指令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73、开发性学习包

174、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175、你知道老师是站在小朋友的那边拍出这些照片的吗?

176、辨认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注意让学生带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

177、学科间整合:语文上册课《纸船和风筝》,学生可观察其图像。

178、下、前、后、左、右等。现在我们就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用手来表示上、下、前、后、左、右,老师说,你们用动作表示,看看谁的反应快,动作正确。

179、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个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用实物去摆放,使学生感受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180、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181、揭示课题:虽然是看到同一个正方体但是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每个面的文明词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182、大门进来的花坛、春秋公园、商贸中心

183、探索新知

184、指一指,正面、侧面、和上面。

185、揭示课题

186、观察二个正方体

187、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188、教师通过幻灯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189、确定方位:

190、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191、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本节课的每一个活动,我都精心设计,课中以小企鹅为主线,创设了承载知识重难点、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的教学情境,组织了一个个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活动,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到破案的活动中,课中每个学生在动手、体验和思考中,在与同伴合作、交流、探究中,掌握了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能力。

192、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193、拓展应用

194、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物体?

195、学生同桌间游戏。

196、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197、分和间隔分钟的时间的读写,并会运用时间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198、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99、一次看到是长方形,一次看到是正方形。

200、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切实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01、右两边的同学还是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

202、铅笔盒、书桌……都可以作为我们观察的对象。

203、换位观察,观察小狗的前、后、左、右四个面。

204、估计与测量

205、动脑及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厘米。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206、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207、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

208、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况进行升华。

209、观察圆柱,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210、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211、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212、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张照片,老师是站在哪进行拍摄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拍的是同学的哪一个面?

21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厘米。

214、口头表达练习。

215、揭题: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216、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观察物体时,要多

217、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厘米。

218、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219、观察球和正方体你又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220、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从某些角度观察物体时,会发生遮挡的情况。

221、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222、小组活动:观察桌面上的茶壶,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同学用动作表示出看到的茶壶的形状。

223、换位观察

224、学习新课

225、左面、右面、上面。

226、表象与进率

227、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画。(课件播放庐山美丽的风景图结合古诗《题西林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数学知识!)

228、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认识我们的世界,了解我们的世界,长大以后造福我们的世界!

229、难点:

230、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过程,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31、观察照片

232、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科技课上说出某些物体形状的特性,老师可进行必要的延伸。

233、回顾梳理

234、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235、观察物体一。

236、情境导入:

237、发现:从正面观察的同学,看到的是三个正方形;而从左侧观察的同学,仍然只看到一个正方形,这同样是由于遮挡的缘故。

238、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39、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240、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241、学具准备:卡片三张、玩具四个、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一部。

242、试一试:观察恐龙、观察书本、观察汽车图。

243、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空间想像的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244、勤于思考的好孩子,只有你有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你才会发现更多的美,在数学中你才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245、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246、页。

247、茶壶图、大象图,让学生猜一猜这几个面是谁看到的。

248、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249、师:我们接着来看,这是咱们班同学在音乐课活动时老师拍下的照片,想一想,关老师和这名同学分别能看见钢琴的哪一个面?为什么?

250、这个物体一共是由三组正方体拼组而成的;、至少有一组是有三个正方体的。

251、探究学习,感知体验。

252、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53、连一连。

254、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55、教学新课

256、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57、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258、猜测;再根据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对前面的猜测进行修正并得出结论。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实物帮助学生判断。

259、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60、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61、第、第题。

262、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不仅爱学习,而且喜欢做好事。昨天,老师正好看到一位同学主动地从地上捡起废纸,这是多好的行为呀。老师悄悄地拍下了这个镜头,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263、小组合作学习。

264、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65、让学生做一做:教师出示课本页的“做一做”,引导学生辨认三个同学观察到的画面各是哪幅图,并用线连起来。

266、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和思考性

267、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为个信息窗。主要是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物体。先认识一个物体的三个面,然后再做练习。把页第题整合到“我学会了吗”后边,然后再延伸出从不同的“侧面”观察物体。

268、观察三个正方体

269、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270、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71、复习

关于四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就介绍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伊人飘雪。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