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君涛文2023-02-23

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指明学生读,教师指导。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1、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2、概括大意,总结寓意

3、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

4、集体交流:

5、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大意。

6、指明学生读,教师指导。

7、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8、毫不在意、漫不经心。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9、同学们,我们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像这样的故事很多,我们来看图说出寓言故事的题目吧,这是画蛇添足、坐井观天、掩耳盗铃,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言故事,下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10、导入设计富于情趣,吸引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12、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1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14、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15、自由读文: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6、起因:

17、对,养羊人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出示最后一段。

18、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9、探究、创新的意识,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20、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1、养羊人丢了第一只羊,又丢了第二只羊,其中还有别的原因吗?

22、朗读全文,思考:

23、自读课文,生字过关

24、难点:

25、小结:由此可见:如果犯了错,只要(),就()。屏幕出示。填空,齐读。

26、学习最后一段。

27、说出掩耳盗铃的意思。

28、认识个生字,会写“亡、牢”等个生字。

29、你读,出示句子:“一天早上……叨走了。”“第二天早上……叨走了。”第一句这句话里生字很多,“羊圈”的“圈”是个多音字,还有一种读音是圈quān,圆圈的圈。

30、教师出示重点语句: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3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32、小结:教师揭示寓意:像养羊人这样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在我们的生活或学习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

33、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说,你说。

3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35、知错的语气。个别读,范读,齐读。

36、生写。

37、总结全文。

38、复习导入。

39、导入

40、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41、看录象,思考问题,理解大意。

42、回忆学习掩耳盗铃的方法。

43、生词过关:羊圈窟窿叼走劝说街坊后悔

44、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45、板书《寓言两则》,齐读课题。

46、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47、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8、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49、读着,读着,你们知道“亡、牢”的意思了吗?

50、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5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故事的题目叫“亡羊补牢”。谁来读。

52、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53、结果:

54、如果这个人不修好羊圈,还会出现咋样的后果?

55、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56、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

57、结合寓意,进行练笔。

58、学习第五段,体会寓意。

59、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60、读着读着,你知道了什么?

61、如果养羊人再不修补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62、学习第四节

63、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64、羊圈破了个窟窿。

6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66、直接引入。

67、熟读本则寓言,试背。

68、及时改正。这都不晚。

69、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0、认识个生字,掌握个多音字。

71、养羊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恰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72、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3、幻灯图片、自制教学幻灯片等。

7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75、指导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76、坊读轻声,多音字“圈”

77、体会寓意,懂得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了解这则寓言,初步感悟寓言的学习方法。

78、回顾课文的大意

79、同桌分角色朗读。

80、总结全文,书写生字。

81、养羊人的行动这次为什么这么快呢?

82、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83、教师简要介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句式。板书:接受。师:⑴他接受了街坊的劝告,他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84、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85、学生读课文中相关的部分。

86、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一说:这个人在干什么?

87、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么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听过的故事:童话故事《小红帽》、《狼外婆》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开天辟地》还有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胸有成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类故事-----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88、教师手指着“后悔”、“接受”、“赶快”提问:想一想,从这三个词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把自己的感想跟小组成员说一说,议一议。

89、作业。

90、又丢了一只羊。想一想,这个“又”字应该咋样读?

91、丢了羊,对于养羊人来说那是一个损失啊,可不能再丢第二次了,故事是按照我们的愿望发展下去的吗?你是从文中哪一小节看出来的?(第小节)师范读,故意重读两个“又”字,让学生理解其含义(羊丢了,养羊人没有听街坊的劝告,看来不及时改正错误的结果是一错再错啊。)生齐读这一小节,读出惋惜的语气。c养羊人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小节。问:养羊人是怎样想的?(痛恨狼惋惜满不在乎侥幸)板书:满不在乎分解色朗读、小节。D、分析丢羊原因。出示小黑板:a羊圈破了窟窿,狼钻了进去,叼走了小羊。b不听街坊劝告,不及时修补羊圈,,狼再次钻进羊圈,再次叼走了小羊。E、养羊人的羊丢光了吗?第二次丢羊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生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分组朗读养羊人所想和所做的句子)。F、自从养羊人把羊圈修补结实以后,出现了什么结果?(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从此”一词,并用它说一句话)。

92、练习用从此造句。

93、初读解题。

94、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95、检查自学效果:

96、那养羊人共丢失了只羊?,请你找出句子读一读。

97、结结实实可看出他的行动上改过了)指导读出重音。

98、谈话激趣

99、想一想,他的做法对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00、授新。

101、读课题《寓言两则》,怎么理解“则”

102、交流。

103、揭题导入。

104、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10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后悔”等词语。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106、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07、教学目标:

108、齐读第一则寓言题目:亡羊补牢

109、哪个字特别难写,需要老师帮助的?

110、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111、学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112、板书课题,释题。

113、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14、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15、悟理。

116、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117、巧设作业深化情感

118、精读。

119、街坊是咋样劝告他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120、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121、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122、掌握本课生字,注意多音字“圈、钻”的读法和“窟窿”、“街坊”的轻声读法。

123、劝”个生字,会写“寓、则、窟窿、狼、叼”等个生字。

124、师: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未为迟也”。自己读一读,理解它的意思。板书: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125、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126、“牢”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读了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127、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128、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129、同桌交流,现实生活中“亡羊补牢”的故事。

130、坐井观天、掩耳盗铃,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言故事,下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131、理解题意。

132、课后延伸

133、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34、认读汉字、扣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135、细读课文,归纳寓意。

136、“赶快”咋样理解,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137、释题:

138、师生之间合作)

139、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40、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141、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14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143、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不修羊圈,结果养羊人丢失了两只羊后,他心里可能怎么想,怎么做呢?展开你们的想象

144、、讨论交流:

145、总结学习寓言的方法。

146、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147、理解“亡”、“牢”的意思

148、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49、检查自学效果:

150、体会寓意

151、自然段,关键字:“又叼走”

152、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15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54、简介寓言,解释“寓言”、“则”的意思。

155、练习复述

156、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57、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158、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159、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60、分节读文,质疑。

161、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162、让学生懂得做错了事要认真改正,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16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64、难点:

165、同桌互议。

166、作业

167、认读词语

168、书写生字。

169、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70、结合生活,深化寓意。

171、请给“亡”“牢”组词。

172、不耐烦。

173、自由地去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74、街坊、劝说”和课题“亡羊补牢”的意思。

175、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76、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77、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178、集体交流:

179、养羊人为什么丢了羊?读第一自然段,紧扣“羊圈”“窟窿”这两个词,抓住三个动词:破钻叼从这五个词中悟出丢羊的原因。

180、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这部分又可以用那两字概括?

181、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圈一圈关键词,加上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182、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183、“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184、读一读词语。

185、动作来表现。

186、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187、注重对词语的理解:

188、堂上练习

189、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190、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191、请给“亡”组词,“死亡、灭亡”,请给“牢”组词。“监牢、坐牢”。

192、老师范写生字,注意提示学生难写字和易错字,学生书空并在课本中描红临写。

193、明理。

194、生活实际中。

195、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196、自由读—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197、怎么做的?自由读第节,划出有关句子。

198、自由读—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199、养羊人第二次丢羊后,他又是咋样想、咋样做的?

200、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20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咋样的道理?

202、板书“寓言”,学生齐读,说一说什么是寓言

203、怎么做的?自由读第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04、、“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

205、经过:

206、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乎。

207、复述故事。

208、理解寓言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懂得寓言的寓意。

209、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210、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211、结合寓意,进行练笔,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12、复习检查

213、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214、讲读

215、拓展。

216、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自然段。

217、学生自由读课文

218、想一想:养羊人这这时会咋样想呢?

219、小朋友,而对正在修羊圈的养羊人,你心里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220、教学过程:

221、同桌互议。

222、下面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想一想“亡、牢”的意思。

22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224、理解题意

225、教学重点、难点:

关于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就介绍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