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草莓味的风2023-02-26

课文重点描写了什么?结尾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草莓味的风要和大家分享的教学资源:《荷叶·母亲》教案,欢迎阅读~

《荷叶·母亲》教案

1、“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词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2、预习作业(传统做法):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课后作业

5、课时安排:一课时

6、结尾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理性感悟

8、

9、学生回答问题。(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更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呢?)

10、完成第课语文校本作业。

11、课文重点描写了什么?

12、小组研讨下列问题:

13、问题探讨:

14、教学重难点

15、母爱和自然记在作者名字下方。

16、不适意是为什么?

17、看红莲

18、细致深入地体味和感受亲情之爱,学会感恩从感谢母亲开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感恩母亲的心声表达出来。

19、导入

20、读准字音,读畅文句,领会课文大意。

21、导入:同学们都不住校,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回家见到妈妈?老师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前一阵子生病想家了打电话回家,在电话里听到妈妈说女儿,你在那边还好吗,工作顺利吗,不用牵挂家里,我和你爸爸这都很好,好好工作,好好爱惜自己,好好注意身体,说出来真不好意思,老师就很不争气地哭了,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没想到在母亲的眼里我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妈妈爱孩子,所以会骗孩子,给大家看一个母亲一生的八个谎言,你一定能够从中看到自己妈妈的影子。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女士,也有一个爱她的母亲,也正是这种爱,让她一生都低回品味,才有了其一篇篇真挚感人的优秀诗篇。

22、将卡片完成。

23、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4、画龙点睛、升华情感、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25、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26、师生共同解决生字生词。

27、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母亲。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

28、教学目标:

29、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30、研读赏析,品味母爱

31、师:这是一篇散文诗,既有散文的言辞优美。情感丰富,又有诗的节奏美,音韵美。美文就应该美美地读,下面请听老师的朗读,勾出生字词,并注意语速、节奏和情感的变化。

32、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33、作者

34、整篇文章有一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也就是本文的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请同学们找出来,并为大家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

35、听读课文、欣赏诗画、聆听音乐等,融入学生朗读、师生探讨交流、小组合作、师生练笔等形式,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把听、说、读、练、思、赏、搜等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借此提高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36、自主学习:

37、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才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母亲。并把母爱推向高潮。点明了主旨,深化了感情。

38、(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39、注音注解

40、知识与能力:把握散文诗的感情,品味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

42、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

43、下发背景材料《母爱是一部书》

44、再次感悟朗读的魅力。研读课文。

45、积累生字难词。

46、教师指名朗读,学生练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简单评价。

47、受文中深沉的母爱,感悟亲情。

48、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并蒂、花瑞、菡萏、敧斜、慈怜、荫蔽

49、找出两三幅画面,并为每一幅画面取一名字。

50、板书设计:

51、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52、语文教育是情感教育,要想学生生情是件不容易的事。教师要善于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并且不拘泥于课文本身,把目光投注于学生自身,让学生在感受母爱的阳光中懂得珍惜亲情,懂得感谢父母,懂得感恩父母。

53、语速、节奏、感情

54、品味诗歌朴实、清丽的语言,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55、以物写人、融情于景、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巧妙穿插、对比突出、生动照应等。

56、齐读作者简介。

57、教师提示问题和要求:

58、课文重点写莲花,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59、老师范读,学生圈点勾画。一写看红莲(示例)二写看红莲(学生圈点勾画)三写看红莲(师生共同圈点勾画)四写看红莲(学生圈点勾画)。

60、主持人总结活动。

6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

62、学生谈读后对课文的感受。进一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63、教学策略

64、有感情的背诵比赛,评出优胜者。

65、请大家带着对母亲的深情,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感情美,意境美。提出阅读要求:

66、整体感知、品读欣赏、活动学习等环节,力求引导学生弄清各个场景之间的关系,从而领会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要在语言品赏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说。

67、读与悟

68、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其中的感情。

69、教师小结课前展示环节:看来同学们回去都做好了预习,表现的很好,希望能够再接再厉。

70、童真、自然美。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学生批注)读冰心的的文章,犹如欣赏晴朗的夜空中晶莹透亮的星星,简单清澈,让人心醉,而后在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情思,余韵悠长。

71、请学生介绍冰心。

72、侧重于整体感知课文内涵,力求从文本走向能力、走向生活。

73、拓展延伸,抒写母爱

74、点拨提示法: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作用,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即可。

75、质疑析疑的能力。

76、教学过程:

77、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课堂该解决的问题。而所谓该解决的问题应该就是结合了学段特征与单元特征的体系知识。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的课文,作为初中的起始年级,应该在朗读上多下功夫。朗读是我们感受课文的最好方法,本设计重以朗读带动起整堂课的学习理解。通过组织多次朗读(感读-思读-悟读),每次朗读都有具体要求,每次要求均各不相同,力求步步深入。

78、听完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题目怎么理解?(整体把握)

79、教学目标

80、简介作者

81、认真修改课堂练笔,写成一首小诗送给母亲。

82、练习

83、冰心的作品最多是以什么为主题的?(母爱)师重点强调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

84、探究。

85、教师提示问题和要求:

86、思考:文章体裁是什么?

87、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88、故事导入,聆听母爱

89、设计意图.检测练习。.走近冰心。

90、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91、课文中的情感和作者的表达意图的理解,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提出一些要求,并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深情地朗读,抓住表明作者情绪的词,体会作者逐渐上扬的感情,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大意。采用分组朗读、让读得优美的学生作朗诵表演等形式。

92、拿起你的笔,把你对母亲的“许愿”写到纸上,然后装进信封密封好。等你长大后再启封,那时就是你报恩母亲的时候了。

93、赠语:

94、学生回答问题。

95、出示学习目标(传统做法)(把三大目标分解为三大任务)。

96、朗读竞赛,品味情感。

97、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98、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达母爱的诗篇。

99、自主合作,研讨课文

100、品味语言,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领悟作者对母爱的赞颂。

101、品读法、讨论法

102、播放录音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听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速度,字音和感情。

103、作者在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请在文中找出相应语句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104、课堂小结,珍藏母爱

105、这种写法叫什么?

106、布置作业

107、导入:

108、《春水》等。小学时学过冰心的作品《忆读书》《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

109、学生介绍冰心情况,教师补充:冰心,原名谢婉莹,五四时期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创作风格被称为“爱的哲学”:母爱、童心和自然。代表诗集《繁星》《春水》。

110、布置作业:

11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12、深深地震撼着感动着

11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114、作者重点描写了红莲,但在写红莲之前为什么要写那个白莲?

115、连一连,自选一个你会原角度来谈谈

116、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17、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118、初读课文,感知母爱

119、再次朗读布置作业

120、语速、重音、节拍、情感)

121、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你们看,母亲啊--这是呼告(旁批)。还有--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

12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品味散文诗的语言美,理解关键句子思想感情的能力。

123、每一幅画面中“我”心情又如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变化的依据。

124、教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标明字音、注意节奏,掌握重音语气,把握情感等。

125、.课外活动安排:

126、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

127、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节的空缺内容使之雨一、三两节保持连贯。

128、拓展延伸,吐露心声。

129、感悟世间至爱亲情。

130、文中描写观看雨打红莲,荷叶护莲情景时,时如何描写风雨的?又是如何描写红莲的?作者的心绪随着红莲命运的变化又是如何变化的?

131、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132、感知诗意

133、走近作者,了解冰心。

134、范读课文。

135、问题探讨:

136、情感相关的诗歌。

137、找出本文点明主旨的句子,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能以荷叶护红莲喻母亲保护子女?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138、知识储备。

139、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140、完成作业——总结,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141、泰戈尔,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诗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年被定为印度国歌。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42、慈祥、怜爱、怜惜,它常常用来形容人还是物?(人)形容哪一类人?(母亲)

143、快乐)

144、最无私的一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145、读与感

146、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147、其他学生回答主持人出的口答题

148、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149、无私、深厚的母爱,内心深受感动

150、活动学习

151、感情朗读,颂扬母爱。

152、朗读

153、讨论法、启发法

154、本文的描写对象是什么?主要写什么情景?文中写到作者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红莲的样子各怎样?请找出变化过程。

155、学生朗读:用个人读齐读的方式进行。个人读能发挥学生的优点;齐读可以读出整齐的韵律,增强感染力。

156、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集《小桔灯》等。

157、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58、填空:

159、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60、发白的手指……

161、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等。

162、小组研讨——深入感知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竞争意识。

163、尝试用一个语文术语对课文整体或局部进行一次点评。

164、授新

165、学习借景写人、托物寄情的写法。

166、《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167、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68、达标测评:

169、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170、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要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哪句啊?

171、品读《荷叶母亲》

17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73、设计意图

174、担忧、焦虑和欣喜)

175、达标训练——检测学生学习成果

176、参考散文诗两首同步检测。

177、同学们说得言之成理,那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作者的心?

178、齐读。

179、导入(引读)

180、画面导入,调动情感。

181、回家为母亲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182、跟母亲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去分享与珍惜真挚美好的亲情。

183、引导领会本文精妙的构思;引导体会层层铺垫和托物抒情的写法。

184、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185、导入新课:

186、背诵课文,积累优美的语句。

187、初步感知,走近作者。

188、.有选择布置检测练习:

189、研读《金色花》

190、熟悉作者,积累词语。

191、分析朗读情况。

192、欣赏下面的一首小诗,说出读后的感受。“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思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

193、教学过程

194、读与思

195、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母爱的光辉下,请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的。

196、不适意、不宁心绪散尽

197、学生代表作朗诵表演(这也可以说是女儿冰心向母亲许下感恩的诺言)。

198、研读课文,走进文本。

199、自主、合作、探究。

200、作业:

201、作者的心情是为何而变化的?(莲的遭遇)看来作者真是多愁善感之人,也可以看出莲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不寻常,其实这莲在“我”心中,在“我”家

202、设计意图

203、教学过程

204、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整句翻译: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205、文眼是哪句?如何理解其中含义。

206、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07、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

208、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用孟加拉文写作,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09、冰心的纸船和往事

210、朗读诗歌

211、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212、请几位同学带着美的情怀,用舒缓的语调,饱含深情配乐朗读,可以任选其中一段。

213、朗读教学法。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朗读形式多样,个体大声朗读,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听读磁带等。

214、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问题;

215、难点学习重点:读诗,品诗,学写法

216、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17、赏析文章,品位浓浓的母爱,学会感恩。

218、教学难点

219、教学重点

220、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瑞:吉祥的。菡萏(hàndàn):荷花,本文应该指含苞待放的荷花。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欹(qī):倾斜。荫蔽:遮蔽。花瑞:花开的好预兆。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适意:舒适。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遮拦:zhē遮挡,阻挡。

221、参考荷叶母亲活动设计开展相关活动。主题:你的心事向谁诉说

22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23、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24、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225、教学目标

226、导入

227、合作学习、展示提升:

228、作业:

229、呵护下逐渐成长的儿女。

230、出示目标。

231、教学手段:多媒体

232、找出心情变化的词和所在的自然段,学生分成四组齐读,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233、走近作者

23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说一说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35、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36、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37、学生仿写,小试牛刀。

238、通过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239、作者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240、点明托物抒情的写法。

241、学生自由朗读,明确幻灯片上的生字词,做到读准,读顺,尽量读出感情。

242、看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43、修辞、句式和作用等角度进行理解)

244、雨打红莲、叶覆红莲

245、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246、教学反思:

247、深情诵读法。本文是一首散文诗,语言质朴,感情细腻,充满生活气息。所以应用反复的朗读,可以加深对文中情感的理解。以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248、红莲表现和作者心境变化的词句;

249、预习第课。

250、仿课文写法(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写一篇随笔。

251、采用齐读,朗读比赛的方式,反复品味,加深理解。

252、词语的积累要主意辨析字形字音和字意,并主意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253、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的语言。

254、品味文章写作的妙处。

255、品味语言,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领悟作者对母爱的赞颂。

256、思考问题

257、生生合作完成

258、教师提示问题和要求:

259、导入

260、教学难点

261、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262、小结

263、质疑释疑:

264、走近作者

265、给加点的字注音。

266、布置作业

267、《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写母爱,主题一样,但角度有所不同,你能说出来他们的不同之处吗?

268、学生说初读感受;

269、回报母亲的情感。

270、深入探讨,重点研读。

271、屈俊豪)

272、查阅有关冰心资料,选读冰心作品。

273、点评朗读。(师:同学们觉得哪位同学朗读最好?为什么?)

274、《金色花》和《荷叶母亲》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共同点?

275、课前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76、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77、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浓浓的亲情。

278、品析、讨论。

279、提问题后让学生分小组朗读(设计意图:分小组朗读,可用四小组,每小组分别读一部分。通过分小组朗读,力求体现作者不同的心绪并抓住表明作者情绪的词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

280、检查预习(传统做法/小组长课前检查):

281、继续搜集表达母爱的诗文,回来给大家朗诵。

282、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28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84、教学方法

285、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该次。

286、清丽的语言。

287、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88、这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句子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89、借助赏析文章,理解文章主题,品位浓浓的母爱,学会感恩。

290、歪斜。荫蔽遮盖、遮蔽。

29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92、品味重点语段,品味情感。

293、全文的文眼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94、联系生活,细致深入的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295、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296、节奏、感情的变化。③标示出自然段的序号。

297、仿写句子。仿照“母亲啊!如果我是园中的花草,你就是那日夜辛勤为我浇灌的园丁。”写出三句赞美母爱的句子。

298、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299、无私奉献的母亲。

300、作业

301、最让作者感动的是哪一幅画面?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

302、小活动:

303、检测题:

304、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05、教学重点

306、总结:让我们感受父爱,承载母爱幸福地成长。感恩父母!回报父母!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父母欣慰的笑容!

307、读后思考。

308、主持人出题,每组派代表展示作者简介,重点字的注音,重点词语的解释。

309、指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

311、教学过程:

312、教师示范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

313、情感与价值:教育学生在享受母爱同时,学会感恩。

314、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15、昕、钒三段视频)

316、教学目标

317、比较阅读法:编者把它安排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起来学。除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爱这一永恒的文学主题外。还有一点用意:《金色花》重点表现的是孩子在沐浴着母爱的同时,也想着怎样回报母爱。《荷叶母亲》重点突出的是孩子得到无私的母爱,母爱永远保护着我们,伴我们一生。所以把这两篇课文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懂得在得到母爱的同时,更应该回报母爱。

318、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319、教师范读学生思考。

关于《荷叶·母亲》教案就介绍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草莓味的风。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