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

通用读书名人名言锦集89句

林语嫣2023-02-05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佚名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今天林语嫣要和大家分享的名言,名人名言:名人名言与读书相关,欢迎阅读~

名人名言与读书相关

1、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越发难能难堪。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作者:陶渊明出处:五柳先生传

3、人人都想培养美国最聪慧的孩子,而不是全面调教得最好和心情最舒畅的孩子。

4、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5、性命是短暂的,空余时刻很少,因此咱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刻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罗斯金

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7、我爱书,我经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以为我眼前展开一个辽阔的世界,一个众多的海洋,一个渺茫的宇宙。——白羽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9、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11、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佚名

12、我自从此次住馆读书以后,深信人要有两个老师,一为活老师,二为死老师即图书;活老师固然可贵,而死老师的可贵又超过活老师,活老师也是从死老师来的,死老师是"太上老师",图书馆是"太上研究院"。——蔡尚思

13、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

14、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15、"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读书如同一位位先哲圣人促膝谈心。大义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畏的鲁迅说:"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更有那视死如归、凛然就义的君子谭嗣同,对你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6、书籍能给人一种宁静,让心灵轻松;书籍能给人一种清雅,让生活舒适;书籍能给人一种美好,让快乐同步。世界读书日,读出你的快乐,读出你的幸福!

17、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18、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19、中华自前明以来,盛行时文,乃以房社体例,变古书面目,为讥者所嗤。鄙意似可不必,不如每人之下,就其全集中,或评论其生平,或摘录其未选佳句,使读者因一斑而窥全豹。——俞樾

20、幼小念书要琢磨,休怪老师品评多,生铁百炼才成钢,宝剑再快也要磨。

2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的实践经验的记录和总结,而我们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有可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

22、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胡居仁《丽泽堂学约》

23、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特别意义的部分。——[英]贝弗里奇

24、我认为世间的书有三类。一为宇宙自然的书,二为我脑中固有的书,三为古今人所著的书,我辈当以第一种第二种融合读之,至于第三种,不过借以引起我脑中蕴藏之理而已,或供我印证而已。我所需于第三者,不过如是。中国之书已足供我之用而有余。安用疲敝精神,读西洋课本焉。——李宗吾

25、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26、读书不妨逆读,譬如,我们读世界史,第一遍从头读,第二遍从最后一章逆读。因为通过倒逆读书的方法,从一开始就可以得知其中心内容,进而溯本查源,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反复运用顺读和逆读的方法,就会使学习效果倍增。——福并重雅

27、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28、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费力都能忍受,什么情况也都能适应。——丁玲

29、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力糊口的担任者。——钦宁格

30、由经验而得的智慧,胜于学习而得的智慧。——英国

31、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作者:韩愈

32、中国自己就可以成为科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中国自己就可以成为生产者,它有这种潜力和能力,中国不仅是一个知识消费者,它还是一个制造者。——阿尔文·托夫勒

33、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和满足。

34、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

35、读书是入门学习,创作是出门学习。

3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佚名

37、人不仅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进修中所获得的一切来培育本身。

38、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作者:《格言对联》

39、读古人书,须设身处地一想;论天下事,要揆情度理三思。——张少成

40、运用一分知识,需要十分积累。

41、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2、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43、历史会尽早重新有力地昭示国人:"万金之富,不以易吾一日读书之乐也。"——薛德温

44、有的书给了我许多启发,有的书令我失望,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书面前,我还是感觉有收获。——严文井

45、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作者:陶宗义

46、子孙再多,斗大的字不识一升,生来一副奴才命。子孙不读书,等于生就一堆废物。

47、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作者:臧克家

48、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49、不看书精神不充实,不看好书的人不会做人。

50、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51、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52、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53、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念书。

54、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作者:唐寅

55、只有科学的态度,才有科学的知识,只有科学的知识,才有科学的成就。

56、买书没有念书难,念书没有消化难。——奥斯勒

57、好书如挚友,终身不相忘。——英国谚语

58、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

59、万般皆下品,唯有念书高!

60、只有在情绪好和怀着崇高的慈悲心的时候,写作才有灵感。

61、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以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品。——爱迪生

62、书籍是巨大的气力。作者:列宁

6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我们不断的看书才能懂得知识,那些大学生们只是一直在读书,才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只有你不断地去读书,那么大千世界你就无所不知。

6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65、教学是理解的最高形态。

66、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7、读书可以供我们消遣娱乐,可以装饰,也能够增加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常是在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见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是为了在社会中有更多的竞争力。

68、大凡读书,不能无疑。——赵孟頫《叶氏经疑序》

69、读书可以成就人生。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更能成就人生希望。

70、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7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72、先生不该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该该专念书,他的责任是进修人生之道。

73、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把。

74、必然要多念书,读好书,立志念书,发愤成才,快生长,成良才。

75、巨笔长卷,写不尽沧海新颜洪波涌;画板宏图,展不完文彩风骚艺德馨。

76、对古典诗歌比较生疏的同志们,最初读起来是会有困难的。我想可以先读一些有注释的选本。那些真正优美的诗歌,其实只要略有一些阅读文言的能力,就是可以读懂的。——啊其芳

77、书读百遍,遍遍有新悟;字练百遍,遍遍有新功。

78、书籍就像一艘船,载着我们驶向智慧的彼岸。

7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

80、我自己在读书时总是很自私,我不想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读书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更有自知之明,更多才多艺的人。我几乎从耒都不为了"取乐"而读书。——阿兰·德波顿

81、学者如取水,终日取而不能逾其量。操瓢者止于瓢;操盎者止于盎。故善学者不自溢其器。作者:左元臣

8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83、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

84、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作者:徐特立

85、在出版物越来越丰富、需要知道和学习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不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就可能对于必须精心研习的东西,囫囵吞枣,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对于可以泛读的东西,要是采用精读的方法,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却只能吸纳进很可怜的一点。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偏废,而且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结合得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读书的艺术。——秦牧

86、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87、哪里有读书的风气,哪里就有文化和创作;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修养,哪里就会有幸福。——维亚泽姆斯基

88、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杨循吉《题书橱》

89、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关于名人名言与读书相关就介绍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林语嫣。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